【編者按】“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又是一年畢業季,大學生就業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出臺多項支持政策,加大企業拓崗力度,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不少河南優秀高校畢業生也在求職中表現出積極、活躍的一面。為此,大河網策劃《職“點”未來》報道,帶大家走進“他們”的就業故事。
大河網訊(記者 劉高雅)“還在小學的時候,我就被雜志上對星系的介紹吸引,會為動畫中宇宙間穿梭的場景著迷,中學就義無反顧選擇了理科。”追隨者夢想的腳步,2019年的夏天,趙雯麗的錄取通知書在全家的期待下如約而至,而后的九月,也正式開啟了她在河南師范大學的大學生活。
大學四年間,趙雯麗慢慢實現了從學生到教師身份的轉變,并于今年畢業季順利通過了中牟縣教體局的招教考試,即將成為一名中學物理教師,她說:“希望能為學生的成長鋪路,讓他們放手去大膽探索。”
(資料圖)
學物理是從小志向 物理教學更重要的是育人
“我所學習的專業是物理學師范專業,學習物理于我而言是我一直以來的目標。”趙雯麗告訴記者,還在小學的時候,她就被雜志上對星系的介紹吸引,會為動畫中宇宙間穿梭的場景著迷,于是在中學義無反顧選擇了理科。
趙雯麗深知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但中學時期大家以刷題為主,學習氛圍似乎與興趣背道而馳。因此在高中畢業后,我懷著希望有更多的學生用熱情與興趣去探索去求知的心情,填下了高考志愿。”趙雯麗說。
大學四年間,趙雯麗慢慢實現了從學生到教師身份的轉變。
“初入大學時,我對教學的認知還停留在如何講明白物理知識點的階段。”而在學習了專業知識和教育學知識后,趙雯麗發現,“物理教學并不僅僅是把知識點講明白,更重要的是育人,在這個過程中,要結合不同的課程運用不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思維的發展。”在日復一日的學習過程中,趙雯麗堅定了從事物理教學的決心,并摸索到一套自己的教學思維。
面對學生僅僅上好一堂課是完全不夠的
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有啥印象深刻的經歷?趙雯麗感慨道,大三期間她在學校接觸到微格教學,也讓她在實踐中實現身份的轉變。
趙雯麗介紹,微格教學是提供一個練習環境,使日常復雜的課堂教學得以精簡,并能使練習者獲得大量的反饋意見。微格教學以少數的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5~20分鐘),嘗試小型的課堂教學,可以把這種教學過程攝制成錄像,課后再進行分析。
“還記得我講的第一節課是《摩擦力》,雖然自己知道重難點在哪里,但是真正上臺講課的時候卻會因為語速過快等情況,從而無法突出重難點。”趙雯麗表示,經過老師的悉心指導以及一次次的備課上臺經歷,在一學期的微格結束時,她已可以較好地把握講課節奏了。
在大四階段,趙雯麗充滿信心滿懷期待地踏入實習崗位時,卻發現當自己真正面對學生時,僅僅是上好一堂課是完全不夠的。
“微格教學時,臺下是我的同學以及老師,而真正步入教室時要面對的則是性格各不相同的學生,其中有一個學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趙雯麗提及,這位學生內心敏感,因為上課跟不上節奏,作業總出錯而自暴自棄。
在與學生聊天后,趙雯麗發現她是喜歡學習的,但是由于她過于追求結果容易產生落差,導致她沒有了學習的自信。在和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溝通交流后,學生慢慢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提升學習成績的自信心。
“在我實習結束后,她因成績有了很大提升向我報喜時,我一時眼中竟有熱意,我想也許這就是從教的意義。”趙雯麗表示,用心去為每個學生的成長鋪路,讓他們放手去大膽探索,在他們越過終點時回頭對你招手,這就是最大的收獲。
理想的工作應該是個人和單位互相成就
在大四階段面臨畢業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求職焦慮”,趙雯麗認為,最大原因是大學中獲得的關于社會中工作相關的信息過少,并且對于自身發展過于模糊迷茫。如何讓就業過程更加得心應手?
趙雯麗建議,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規劃。“我認為理想的工作是可以做到個人和單位相互成就的,如果可以在工作中實現自己規劃的目標和人生價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就業前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更注重什么,比如發展、工作氛圍、工作地區、薪資這些。”
她建議同學們去不同的單位跟崗實習。“師范生可以去事業單位、民辦學校、培訓機構跟崗實習一段時間,感受一下不同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在這個過程中確定自己的就業規劃,再選擇就業方向。”
最后,趙雯麗認為,應關注多種就業渠道,整理就業信息,做好面試的準備。“常見的就業渠道是校招,學校會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平臺,讓單位和學生面對面溝通,同時也會提前發布相關單位的信息,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時刻關注,以免錯過心儀的用人單位。而后還有一些單位是社會招聘,可以關注公眾號或官網的招聘信息。”
期待用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物理的樂趣
“當然,理想與現實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偏差,選擇固然重要,但當我們只注重選擇的時候也只剩下了左顧右盼、止步不前。”趙雯麗認為,在工作中或許會出現不盡如人意之事,與好朋友相處尚且需要磨合,工作也需要不斷磨合的過程。專注工作本身,往往最好的風景就會出現。
“如今的我已應聘成為中牟縣教體局的一名老師,在即將開啟的九月,我將正式踏入校園,成為一名老師。”趙雯麗提及,現在的她既有期待,也難免緊張,一方面期待用自己的教學方式去讓學生感受物理的樂趣,另一方面也緊張于面對的學生越多也證明自己要肩負的責任越多,擔心自己無法顧及每個學生,或是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
但趙雯麗對未來充滿信心,她說:“困難總會和方法一起出現,在克服困難、自我提升的過程中,才能收獲成長、實現蛻變,學生們的笑臉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