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鄧佩瑩 通訊員/羅瑞雄)8月30日,由廣州市總工會、廣州市供銷合作總社、廣州市協作辦聯合主辦的“十城聯動 千品惠購——消費幫扶工惠行”暨廣州市對口幫扶(合作)地區特色產品展銷活動在白云區百信廣場(東區)啟動,展銷活動將持續到9月3日,多舉措、多方位拓寬脫貧地區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和規模,促進特色優質產品“出山入灣”。
(資料圖)
活動現場。南方網記者鄧佩瑩攝
“雙線”融合,為“山貨”拓寬銷售渠道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繼“北京路商圈消費幫扶工惠行”活動之后面向廣大市民開展的消費幫扶活動,通過線下展銷、線上“游播”以及直播帶貨等“線上+線下”雙線融合方式進行。活動現場設置近百個展示、展銷幫扶產品攤位,邀請來自貴州、西藏、新疆、福建、黑龍江、廣東等6省11市(州)近百個商家參加。
主辦方精選畢節可樂豬、長汀河田雞、湛江海鴨蛋、貴州紅茶、西藏純牛奶、客家鹽焗雞、百香果汁等特色優質“土特產”代表,在白云百信廣場中心設置宣傳展示舞臺,邀請參展單位代表化身推薦官上臺宣傳推介,圍觀群眾現場試吃、品鑒,提高對口幫扶(合作)地區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山貨”品牌培育和推廣,助推幫扶地區做好“土特產”文章。
展銷產品吸引市民選購。南方網記者鄧佩瑩攝
“大家好,我是有米叔、我是大小姐,今天受廣州市總工會邀請參加消費幫扶展銷活動……”活動現場,來自清遠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的展銷商家通過拍攝短視頻,線上線下同步宣傳有機米、茶籽油、臘味等廣清幫扶產品。展銷商家“有米叔”向記者展示了這次帶來的有機絲苗米,他介紹,產自連山的絲苗米生長在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的地方,用的是山泉水灌溉,生長期較長,需要130多天,一年一稻,加上當地氣候晝夜溫差大,更有利于吸收養分保住營養。“這些農副產品都是我們企業與農戶直接對接合作,這次參加展銷活動希望可以通過工會組織的宣傳發動,促進消費幫扶,讓廣州的消費者吃上我們連山的絲苗米,讓貧困地區在奔康路上走得快一點。”
清遠展銷商拍攝短視頻“帶貨”。南方網記者鄧佩瑩攝
王小姐在新疆展銷臺購買了一筐西梅,她表示,從新疆旅游回來一直想吃西梅,今天有原產地直銷的活動,看到西梅品質很好,沒有猶豫就購買了。“新疆的西梅是用雪山水澆灌的,日照時間在18個小時以上,顆顆飽滿、汁水豐盈而且香甜,它的維生素C含量高,被稱為‘女神果’,是腸道‘小掃把’。”新疆展銷臺的工作人員趙小姐介紹,這次活動帶來了新疆的西梅、哈密瓜、三色葡萄、堅果、沙棘果汁等產品,其中瓜果類比較受消費者歡迎,目前已經銷售完一半,正在加緊調貨。
整合資源,擦亮工會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據廣州市總工會相關責任人介紹,為進一步深化消費幫扶,全面推進廣州市對口幫扶(合作)地區優質特色產品“出山入灣”,今年以來,廣州市總工會積極發揮廣州消費優勢,出臺工會消費幫扶政策指引,建立“羊城職工幫扶館”,全城聯動啟動“消費幫扶工惠行”活動月行動,在越秀區、花都區、從化區、海珠區、番禺區、荔灣區等地舉辦12場“消費幫扶工惠行”展示展銷、品鑒推介以及直播帶貨等活動,動員全市各級工會大力開展消費幫扶,帶動消費幫扶產品超10億元,擦亮“消費幫扶工惠行”品牌效應,有效推動形成處處可為、時時可為、人人可為、人人愿為的工會消費幫扶體系。
下一步,廣州市總工會將進一步整合優勢資源,匯聚工作力量,充分發揮工會的組織優勢和會員優勢,繼續在重點商圈、產業園區、機關單位、街道社區以每季一主題的形式,深入開展“消費幫扶工惠行”活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社會參與、百姓受益”,不斷擴大“消費幫扶工惠行”品牌效應,變“獨角戲”為“大合唱”,為廣州市對口幫扶地區、協作地區、支援地區以及合作地區鄉村產業發展貢獻工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