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8月29日訊(記者 鄭炳巽)8月28日晚間,皓元醫藥(688131.SH)發布2023年半年報。公司營收取得高增長,而凈利潤、扣非歸凈增速下跌明顯。
(資料圖片)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8.81億元,同比增長41.78%;歸母凈利潤及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485.60萬元、8562.10萬元,同比下降18.50%、22.10%。
與此同時,皓元醫藥經營活動的現金凈額缺口進一步擴大至-1.95億元,去年同期為-1.19億元。
皓元醫藥指出,前端業務物資采購增加、后端業務材料采購等支付金額增加、日常的薪金支出金額較大,以及應收賬款的回款速度相對較慢,導致經營活動現金進一步下降。
根據半年報,皓元醫藥上半年營業總成本7.39億元,同比大漲56.95%。其中,管理費用達1.17億元,同比增長67.98%;研發費用為1.08億元,同比增長31.03%,占營收比例12.30%,同比減少1.01個百分點。
研發人員數量較去年同期401人增加至494人,占公司總人數比例則由18.9%下降至14.01%,研發人員平均薪酬也由16.72萬元,下降至15.03萬元。
同期,皓元醫藥的應收賬款進一步增加至4.29億元,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應收賬款,占應收賬款總額的17.57%。與此同時,應付賬款亦高達2.866億元。2022年底,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分別為3.37億元、2.875億元。
皓元醫藥是國內小分子藥物研發、生產領域為數不多的前端、后端一體化企業,專注于小分子及新分子類型藥物CRO & CDMO服務,產品和服務貫穿藥物活性成分的研發、生產階段。
當前,其主營收入主要來自于“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前端業務)、“原料藥和中間體、制劑”(后端業務)。近幾年來,前端業務收入一直居于主導地位,且占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2020-2022年間,前端業務收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54.45%、56.23%、60.90%,同期,后端業務收入的占比分別為44.88%、43.03%、38.38%。2023上半年延續這一態勢。
半年報顯示,皓元醫藥前端業務收入5.35億元,同比增長39.35%,占營收比例60.77%。其中,分子砌塊業務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26.10%,占前端業務收入比例為26.60%;工具化合物業務收入為3.93億元,同比增長44.87%,占前端業務收入比例為73.40%。
相比之下,后端業務收入3.40億元,同比增長45.77%,占營收比例38.60%。其中,仿制藥領域實現收入1.32億元,同比增長40.05%;創新藥領域實現營收2.08億元,同比增長49.63%。
截至2023上半年,皓元醫藥后端業務在手訂單約4.5億元。其中,仿制藥領域項目數達263個,已商業化項目58個;創新藥領域累計承接項目531個,主要布局在中、日、韓、美、歐等市場。
不過,針對兩項主營業務,皓元醫藥透露,近年來創新藥企的融資環境發生變化,下游研發客戶和CRO客戶的項目需求增速放緩,對“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市場售價形成壓力。將對未來前端業務毛利率產生一定的影響。
2022年,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業務的毛利率為61.89%,同比減少6.39個百分點。
皓元醫藥還指出,集采政策的落地,仿制藥制劑中標價格降幅較大,進而壓縮上游原料藥和中間體企業利潤空間,工藝技術、成本控制成為“原料藥和中間體”企業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2022年,皓元醫藥原料藥和中間體、制劑業務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25.71%,毛利率減少0.3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