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7日晚間,五洋停車(300420.SZ)公告顯示,在經歷一次延期之后,公司擬終止“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項目(東莞基地)”“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項目(徐州基地)”兩個募投項目建設,并將上述項目剩余募集資金2.06億元及利息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鈦媒體APP了解到,上述終止的募投項目始于五洋停車2020年完成的一次定增。定增包含5個募投項目,除了上述終止的2個募投項目外,另一個項目“五洋智云智慧停車項目”已于去年5月宣布終止實施并改為補充流動資金。這也意味著,五洋停車超7億元募投項目中有一半以上無疾而終。
事實上,五洋停車上市以來,除了上述定增外,還進行過4次定增,共募得凈額9.09億元,通過大舉并購,布局立體停車產業。起初“買買買”模式確實給公司帶來業績增量,然而承諾期滿后“后遺癥”凸顯,標的業績大幅下滑,公司在2021年遭遇上市首虧。2022年扭虧為盈,今年上半年繼續回暖,但盈利能力已不復從前。
定增項目頻頻折戟
2020年,五洋停車通過定增募得資金凈額7.51億元。其中,2.14億元用于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項目(東莞基地) 建設,8500萬元用于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項目(徐州基地)建設,1.3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01億元用于五洋停車智云智慧停車項目,1.2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當時,五洋停車表示,公司立體車庫業務規模不斷擴大、車庫產品收入持續增長,產能利用率已經飽和。公司預計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持續推動下,立體車庫產品需求將進一步增長。面對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公司亟需在東莞、徐州新建生產基地,以滿足增長的市場需求,釋放立體車庫產品的市場盈利空間。
五洋停車預計,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項目(東莞基地) 和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項目(徐州基地)的建設期均為18個月,項目達產后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39億元、2.0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973.84萬元和2418.97萬元。
不過,上述兩個項目的建設并沒有如期開展。2022年4月,公司發布了項目將延期一年至2023年12月31日完成的公告。公司表示,募投項目雖然已在前期經過了充分的可行性論證,但實際投入過程中受新冠疫情、市場環境變化以及公司實際經營情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項目的整體進度放緩,預計無法在計劃的時間內完成建設。
經過一次延期后,上述兩個項目迎來終止的結局。對于終止募投項目,五洋停車表示近年來,外部宏觀及市場環境發生諸多變化,整體經濟下行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降低了市場對停車泊位需求的迫切度,減緩了下游客戶的投資進度,導致機械停車位建設需要量階段性放緩。
同時,公司通過合理布局并對已有生產線和生產基地進行改進優化,公司現有產能即可滿足目前訂單需求。基于公司對當前市場需求變化情況的判斷以及公司業務發展的實際情況,為控制經營風險及合理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公司擬終止兩個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制造項目。
事實上,除了上述終止的2個募投項目外,該此定增另一個項目“五洋智云智慧停車項目”已于去年4月宣布終止實施并改為補充流動資金。這也意味著,五洋停車超7億元募投項目過半無疾而終。值得一提的是,五洋停車在上述終止項目中已花費1.06億元。
鈦媒體APP了解到,五洋智云智慧停車項目剩余募集資金余額2.02億元也被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用于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及新產品、新業務領域的投入。簡單計算可知,過半募投資金均被用來補流。
雖然五洋停車上半年現金流為負,但是公司在資金面上并不緊張。截至上半年末,公司短期債務9008萬元,同期賬上貨幣資金達4.53億元,足以覆蓋。
業績滑坡,盈利水平不及上市當年
公開資料顯示,五洋停車依托裝備制造優勢,致力成為智慧城市停車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服務商。公司制造業務包括散物料搬運核心裝置、機械式停車設備、自動化生產線設備、智能物流及倉儲系統、兩站及機制砂設備。
事實上,五洋停車起初主營業務中并沒有立體車庫及相關服務,僅為研發、制造、銷售散料搬運核心裝置。但公司一直對智慧停車產業很有興趣。
五洋停車2015年初上市,當年年末就發起了首輪再融資,募得凈額3.74億元,用于收購深圳市偉創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下稱“偉創自動”),并由此正式進入了機械式停車設備。
往后的兩三年,五洋停車不斷加碼布局機械式停車設備領域。2016年,公司定增募資2.84億元,對偉創自動增資。2017年11月定增募資2億元溢價購買天辰智能100%股權。后者主要從事機械式停車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2017年12月,公司再度定增募資0.51億元,作為公司購買天辰智能所需支付的現金對價。
在上市公司看來,通過收購,公司在機械停車行業構建南有偉創自動化、北有天辰智能南北雙核格局,將實現智能機械停車設備板塊的跨越式發展,擴充公司在智能機械停車設備方面的規模與市場占有率。
從財務數據來看,進軍智能機械停車設備板塊后,五洋停車顯示出較好的成長性。營收從2015年的2億元出頭上漲至2020年的16億元,翻了近8倍。同期,歸屬凈利潤則從2170萬元攀升至2020年的1.48億元,翻了近7倍。
然而,變化很快來襲。2021年,因收購標的天辰智能經營業績虧損嚴重,五洋停車計提超8000萬元的商譽減值,公司遭遇上市首虧,虧損金額達1.78億元。雖然2022年扭虧為盈,歸屬凈利潤達5467萬元,但扣非凈利潤僅1271萬元,低于2015年上市當年的盈利水平。
具體到機械停車設備板塊,也不樂觀。財務數據顯示,2020-2022年,五洋停車立體車庫及其安裝服務的營收分別為10.04億元、7.92億元、7.88億元,整體呈下滑趨勢。毛利率分別為32.58%、13.57%、26.14%,波動明顯。
不過,今年上半年,該板塊業務有明顯修復。公司同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板塊實現營收3.53億元,同比增長39.53%,毛利率24.37%,同比增加1.95%。(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夏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