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獨立 穿透
(相關資料圖)
能否卷土重來?
作者:聞道
編輯:夢琪
風品:令煜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首發上會臨門一腳,大牧人卻出了意外。成為全面注冊制以來,首家在上市委會議前夜被取消審核的案例。
8月16日,據深交所網站消息,大牧人在本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公告發布后出現重大事項,按照相關程序,取消審議其發行上市申請。
招股書顯示,大牧人原擬在深交所主板發行股票數量5,000萬股,擬募149,066.79萬元。計劃擬用于“膠州制造中心二期建設項目”“年產36萬臺/套風機及自動化禽類飼養料線等設備生產線擴建、改造項目”“膠州研發中心二期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1
受困豬周期 營收凈利雙滑
招股書顯示,大牧人主營業務主要涵蓋成套養殖設備制造與養殖場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具體產品為,畜禽養殖中的環境控制、飲水、供料、清糞等主要系統。
眾所周知,養殖業具有較強周期性,在大牧人業績上亦有折射。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報告期內),大牧人營收24.11億元、24.57億元和18.92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2.46億元、2.59億元和1.84億元。
2022年營利雙降,在IPO企業中還是不多見的。
細分業務,主營業務分別為肉禽養殖設備、蛋禽養殖設備和養豬設備,2022年占比為31.37%、15.86%和52.77%。
顯然,豬周期對于大牧人利潤影響較大。
中金公司認為,本輪生豬供應相對過剩局面或將維持至2024年上半年,下一輪周期開啟時間點仍需持續跟蹤。
報告期內,企業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6.01%、26.55%和25.13%,呈逐年下降趨勢。同期存貨賬面價值為17.51億元、17.04億元、16.85億元,占流動資產比超50%。
同時,資產負債率為74.23%、66.64%、66.89%。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 60,192.80 萬元、25,929.23萬元及18,373.54 萬元,持續下滑中需警惕現金流壓力。
2
三年分紅 7.25 億
憑啥募資補流
更玩味的是,業績承壓下,大牧人依舊保持較高的分紅比例。
2020年—2022年,現金分紅為2億元、3億元和2.25億元,三年合計分紅總額7.25億元。
拋開突擊分紅質疑,募資中有4億資金擬補充流動性,到底缺不缺錢呢?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畜牧業設備業受市場波動較為明顯的情況下,公司應制定相對合理的分紅比例,比如與業績情況也應該密切掛鉤,大牧人每年數億元分紅,這的確會引發投資者對于分紅合理性與募集資金合理使用方面的疑慮。
從股權結構看,大牧人目前并沒有控股股東與實控人。現有5位股東,前三大股東武漢科谷、香港佳峰、山東六和均持有發行人25.875%股份,員工持股平臺和峰源、田園牧歌合計持有發行人22.375%股份。
大牧人曾提示風險稱,公司不排除未來因無實際控制人導致公司治理格局不穩定或決策效率降低而貽誤業務發展機遇,進而造成公司生產經營和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
3
關聯交易數據“打架”
看看關聯交易表現,不算多苛求。
招股書顯示,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大牧人25.875%股份,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為山東六和控股股東,因此大牧人、新希望均將對方認定為關聯方。
2020年至2022年,大牧人關聯銷售金額為50,382.17萬元、54,478.57萬元和24,589.00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20.90%、22.24%和13.01%,雖可喜下降,關聯交易額仍較大。
大牧人表示,2017年起,公司通過招投標成為新希望股份的養豬設備供應商,2019年開始豬價進入上漲周期,新希望加大養豬場建設投入,采購了大量的養豬設備。
話雖如此,關聯交易一向是IPO的監管重點,除了業績成色、經營獨立性、公允性,核心競爭力都是考量因素。
更深一度看,雙方披露的數據還存“打架”情況。據新希望年報,2020年至2022年,新希望向大牧人采購商品的金額分別為106865.09萬元、27479.73萬元、8018.74萬元。
應收賬款方面同樣有類似考量。
大牧人招股書稱,2020年至2022年末,其對新希望的應收賬款余額為3562.97萬元、8390.64萬元、5800.21萬元。
而新希望年報顯示,應付賬款分別為8422萬元、8196.22萬元、5435.16萬元。
到底誰搞錯了呢?披露可信度、權威性咋樣?
煩惱不止于此,前五大客戶變動大、與唐人神集團的合作等問題,亦曾遭到監管層追問。
本文為首財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