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韓利明
賬上貨幣資金并不充裕的情況下,賽諾醫療(688108.SH)為何巨額收購一家仍處虧損狀態的海外公司?
(相關資料圖)
9月6日晚,賽諾醫療公告稱,擬以自籌資金2072.8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2億元)收購Decheng Capital Global Life Sciences Fund IV, L.P.(下稱“德誠資本”)持有的eLum Technologies,Inc.(下稱“eLum”)72.73%股權。
收購完成后,eLum將成為賽諾醫療的控股子公司,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21年,賽諾醫療曾同意子公司增資eLum,而近三年來,eLum均處于虧損狀態。此外,此次交易對手方德誠資本與賽諾醫療原大股東多有關聯。
事實上,截至2023年6月30日,賽諾醫療賬上貨幣資金1.98億元,僅能勉強覆蓋此次收購對價。為順利完成收購,賽諾醫療向浦發銀行天津分行申請并購貸款,同時也向控股股東偉信陽光發起借款申請。
“收購eLum是基于公司整體的戰略考量。一方面是(公司)神經介入產品線的擴張,另一方面是看中eLum擁有神經介入方面的技術。”9月8日,時代周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賽諾醫療,相關負責人解釋。
收購標的仍處虧損,在研產品短期內難上市
2021年1月,賽諾醫療曾同意子公司賽諾神暢以自有資金400萬美元向eLum增資。彼時eLum股東全部權益賬面價值283.1萬美元,賽諾醫療的投資溢價率為535.82%。上交所曾下發監管問詢函,要求賽諾醫療解釋高溢價率的合理性。
增資完成后,eLum的三大股東德誠資本、賽諾神暢、M Wealth Limited分別持有其72.73%、18.18%、9.09%股權。而此次賽諾醫療將從德誠資本手中,收購其持有eLum的全部股權。經計算,收購完成后,賽諾醫療將直接及間接持有eLum90.91%股權。
eLum成立于2015年,主要從事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遠端栓塞保護系統及血流導向裝置兩款在研產品,其中遠端栓塞保護系統目前在同類產品的研發和臨床進展方面均處于領先地位。
針對eLum兩款在研產品,賽諾醫療曾在2021年9月回復上交所的監管問詢函中解釋,“新冠疫情的爆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公司的融資進程和研發進度。”時隔兩年,eLum兩款在研產品仍未上市銷售,“可能短期內不會上市。”上述賽諾醫療相關負責人表示。
過去三年,eLum均處虧損狀態。2020年至2022年,eLum凈利潤分別為-116.85萬美元、-285.35萬美元、-214.21萬美元;負債總額分別為27.5萬美元、5.68萬美元、34.19萬美元。
盡管如此,賽諾醫療不惜借款收購eLum。9月6日晚,賽諾醫療披露向浦發銀行天津分行進行并購貸款申請,額度為“本次海外并購價款40%且總計不超過6000萬元”,期限5年,利率為4.35%。由于賽諾醫療接受偉信陽光及實控人孫箭華的擔保,構成關聯交易。
此外,為滿足日常生產經營及海外業務拓展等的資金需求,賽諾醫療擬同時向偉信陽光申請不超過1億元的借款。該借款將無償提供給賽諾醫療使用,且使用期限不少于一年。目前,偉信陽光持有賽諾醫療22.17%股權,該筆借款同樣構成關聯交易。
為何執意收購eLum?
賽諾醫療成立于2007年,2019年10月登陸科創板。產品管線涵蓋心血管、腦血管、結構性心臟病等介入治療領域。目前公司生產和銷售的產品涵蓋冠脈介入、神經介入兩大類,包括冠脈支架、冠脈球囊、神經支架、神經球囊及相關產品。
上市首年,賽諾醫療仍能實現營業收入4.36億元,同比上漲14.59%,歸母凈利潤9003.78萬元,同比上漲0.95%。隨后受國家組織實施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無形資產攤銷等因素的疊加影響,業績持續下滑,甚至在2021年由盈轉虧。
具體數據來看,2020年至2022年,賽諾醫療實現營業收入3.27億元、1.94億元、1.93億元,同比下滑-24.89%、-40.64%、-0.7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49.32萬元、-1.31億元、-1.62億元,同比下滑75.02%、681.36%、24.18%。
后續隨著兩款冠脈支架產品納入集采并放量,目前賽諾醫療逐步實現減虧。2023年上半年,賽諾醫療實現營業收入1.61億元,同比上漲46.22%;歸母凈利潤-2961.11萬元,同比增長58.43%。
“國際化是公司為應對國內介入耗材集采常態化的重要戰略之一。目前,公司已圍繞既定戰略目標,積極尋求全球范圍內的前沿技術和產品布局機會。” 賽諾醫療方面在2023年9月5日的投資者調研會議上分析。
據悉,賽諾醫療已有多款冠脈介入產品在歐洲、美國等十余個國家取得注冊證并逐步與當地經銷商開展合作,但近年來海外業務收入比例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不足10%。而收購eLum或能同時幫助賽諾醫療深耕神經介入領域并布局海外市場。
“收購eLum有助于進一步夯實公司在神經介入領域的領先地位,提高神經產品的創新與研發實力,進一步豐富公司神經板塊產品線布局。” 賽諾醫療解釋,“同時加強公司在介入治療領域核心技術的儲備,推動公司的長期、持續、穩定發展和國際化戰略的有效實施。”
此外,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此次賽諾醫療收購eLum的對手方德誠資本,與賽諾醫療原大股東Decheng Capital China Life Sciences USD Fund I,L.P.(下稱“德誠中國”)同受Xiangmin Cui控制,雙方的普通合伙人均為Decheng Capital China Management I (Cayman),LLC.。
德誠中國設立于2011年9月26日。據賽諾醫療招股書顯示,彼時德誠中國持有賽諾醫療6.84%股權。剛過1年解禁期,德誠中國便開始減持賽諾醫療。2020年12月7日至2021年5月12日期間,累計套現8809.77萬元。減持完成后,德誠中國持有賽諾醫療4%股權。
多方資料比對,德誠資本與德誠中國的實控人Xiangmin Cui即為崔相民。2011年其先后融資4.5億美元,在中美兩國進行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2015年內成功推動兩家醫藥公司在美國上市。復旦大學藥學院官網介紹,“崔相民是目前國際風險投資行業公認的成功人士。”
此番賽諾醫療從崔相民手中接過尚處于虧損狀態的eLum,能否在“蟄伏期”后助力賽諾醫療夯實在神經介入領域的地位、推進海外市場布局,尚待時間驗證。
9月8日,賽諾醫療以上漲1.41%報收9.32元,公司市值漲至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