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陳春蘭)“全區要始終堅持大抓工業、大抓招商,加快建設支撐強、產業優、智能足、畝產高的三峽庫區‘智造重鎮’和全市重要綠色工業集聚區。”9月1日,開州區委書記蒲彬彬在該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指出,要全面落實全市推動制造業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深化認識、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敢闖敢干,奮力交出制造業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分報表,為加快建設“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提供堅實支撐。
會上,開州區優秀民營企業家、優秀民營企業、2022年度開州工業“綜合十強”等企業代表在會上作交流發言。“公司將持續發力推動創新發展,深耕產品技術,積極布局開發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前沿的電池技術,拓展新的產品領域,逐步參與產業鏈上下游布局。”重慶市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公司將持續致力智能工廠創建,打造渝東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為開州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重慶德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已建成“數字化車間”,2022年投入的三期車間于6月正式投產,預計將新增年產值6億元,市級重點實驗室的成功申報,再一次激發了企業科研活力、創新能力。
“今年已投入1000萬元進行自動化改造,購置自動化揀選、干洗生產線一條、8噸中藥提取罐2套、自動化包裝聯線一條、全自動液相色譜儀2臺,預計新增產量約30%。”重慶天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深耕中藥材加工制造,為建設“一極兩大三區”現代化新開州貢獻智慧和力量。
“公司致力于‘綠色+智能’引領發展,‘人才+科技’領跑發展,‘線上+線下’服務發展。”重慶瑞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有政府良好營商環境的保駕護航,企業將以綠色智能賦能創新發展再出發,在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奮勇爭先。
據悉,2023年1至7月,開州區規上工業利潤增速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實現由負轉正。新增市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6家,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2家,新增國家“小巨人”企業1家,新增4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市級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實現突破。
“我們將在助企紓困上做‘加法’,在審批服務上做‘減法’,在資源配置上做‘乘法’,在堵點痛點上做‘除法’。”開州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著力優化政務服務、要素保障和法治環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重點破解‘審批慢’‘辦事難’‘效率低’三大頑疾,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完)